德国《供应链法》Lieferkettengesetz

2021年07月22日德国《供应链法》Lieferkettensorgfaltspflichtengesetz – LkSG正式颁布,该法律从2023年01月01日起开始生效。德国《供应链法》全称是《供应链尽职调查法》,规范了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遵守人权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例如防止童工、公平工资权以及环境保护。供应链中的人们、企业和消费者都将受益于公平的全球化。

 

该法律仅适用于员工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年营业额超过4.5亿欧元的公司。该法律加强了全球供应链中的人权和环境保护。它要求德国企业通过履行明确的尽职调查义务来尊重人权。这些义务适用于企业自身的业务领域、合同伙伴的行为以及其他(间接)供应商的行为。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再仅限于其自身的工厂,而是延伸到整个供应链。

 

首先,企业必须识别、评估并确定其供应链中的风险优先级。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将发布政策声明,并采取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侵犯人权和环境损害。该法律还规定了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其他义务包括为供应链中的人员建立投诉渠道,并定期报告供应链管理情况。

 

供应链中的人员、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从中受益。该法律为他们提供了法律确定性,并为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并提供了灵活的采购渠道。德国《供应链法》让消费者确信,尤其是德国的大型企业现在必须更加重视公平生产。

 

德国《供应链法》列举了载有人权的国际公约,并界定了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时必须考虑的供应链特定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禁止童工、防止奴役和强迫劳动、免受歧视、防止非法土地征用、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禁止克扣公平工资、组织工会或员工代表机构的权利、禁止造成有害的土壤变化或水污染以及防止酷刑。

 

如果公司未能履行其进行风险分析、建立投诉程序、实施预防措施以及有效处理已知侵犯人权行为的义务,将面临最高800万欧元或最高相当于年营业额2%的罚款。基于营业额的罚款框架仅适用于年营业额超过4亿欧元的公司。

 

同样,违反该法律的公司如果被处以一定最低金额的罚款(罚款门槛取决于违规严重程度:17.5万欧元、150万欧元、200万欧元或年营业额的0.35%),将被禁止参与公共采购长达三年。为此,联邦经济事务和出口管制局将配备有效的执法工具和广泛的监管权力,以监督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Druckversion | Sitemap
© RA Jingzhong Shang